-
友情链接:
Powered by 联华证券策略-正规炒股平台|正规实盘配资门户公司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
历史上的周武王姬发配资炒股配资网站,自出生起就自带传奇色彩,特别是在小说《封神演义》中,他的形象更是成了主角般的存在,征讨纣王的过程几乎是一帆风顺。然而,历史中的他,实际上并非如此光辉耀眼。他的成功并不是偶然的幸运,而是通过精密的策划和坚定不移的努力,最终推翻了商朝的统治,统一了天下。
周武王的本名姬发,是周文王姬昌的儿子。他继承了父亲的历史使命,成为了周国崛起的关键人物——全村的希望。他夜夜为反叛的细节设计策划,花费无数精力思考怎样发动一场成功的革命。最终,他策动了牧野之战,成功打败了商纣王,将其从历史的舞台上抹去,从此登上了新的天下之主的位置。
周武王通过推翻商朝的暴力革命,成为了历史上第二位成功的造反者(第一位是商汤推翻夏朝)。他灭商建周,开创了周朝八百年的基业。后世对他推崇备至,认为姬发英明神武,贤良果敢。特别是儒家对他的赞誉更是无尽,他们认为周武王就是天选之子,尽管他以暴力推翻了商朝,但在儒家眼中,他仍是正义的象征。
展开剩余78%战国时期的孟子曾与齐宣王争论周武王的行为,齐宣王认为周武王打死纣王,难道不是弑君吗?孟子听后火冒三丈,回应道:“这哪能叫弑君!那是为了替天行道,诛杀独夫!”他认为周武王伐纣,实际上是在为百姓清除恶霸,是正义的行动,革命的道路上难免有牺牲。
到了汉朝,汉景帝时期,儒家与道家展开过一场辩论。道家的弟子大胆质疑:“商汤、周武王都是造反,是僭越,是逆贼!”结果儒生立刻回击:“你说商汤、周武王是僭越,那我们汉高祖刘邦推翻暴秦,岂不是也算僭越吗?”这一番话让汉景帝不禁为之一震,急忙打圆场,终止了辩论。从中可以看出,儒家对周武王的支持显然更具说服力。
当儒家逐渐掌握话语权,并且推崇“罢黜百家,独尊儒术”的政策后,周武王的形象更加高大。他的推翻商朝的过程,逐渐被描绘成顺风顺水,几乎没有任何艰难险阻。人们甚至形容他是靠“天命”得以成功,仿佛整个过程都由上天注定。而周文王的辉煌战绩,也被神化为一场“兵不血刃”的胜利,仿佛周武王并非靠自己,而是得天庇佑,轻松打败了商朝。
然而,真实的历史却并非如此简单。周武王确实不是天选的圣人,他是一个极具军事智慧的领袖,发动的革命是通过大量的谋划与斗争完成的。尽管商朝势力逐渐衰弱,但作为一个中央王朝,它仍拥有庞大的军队、强大的经济和一群忠心的属国。商纣王尽管为人昏庸,但他同样是一个有着超高武力值的对手,曾征服过东夷等强大的部落。周武王能够战胜商纣,靠的正是他的坚持、勇气和精心的战略布局。
周武王并非凭空成功,而是在重重困难中逐步推进。他不仅需要面对一个势力庞大的敌人,还要应对外部环境的复杂变化。在这样一场艰难的革命中,周武王展现出了非凡的自制力和冷静,他能做到不沉迷于享乐,而专注于实现自己的政治目标。
当周文王去世后,周武王继位,面对王位带来的诱惑,他并没有放纵自己。他开始与周公共同商议,如何继承父亲未完成的伟业。在他们的讨论中,周武王强调自我约束,认为自己必须远离五种危险的行为:过度享乐、滥用权力、纵容贪官、迷恋女色和奢华生活。通过这五项警示,周武王告诉自己,必须保持冷静和警惕,避免因腐化而丧失国家和人民的信任。
周武王的自律并非一时的表演,而是贯穿了他一生。甚至在他筹划推翻商朝的过程中,周武王始终处在高度警觉的状态,心思缜密,时刻担心各种突发状况。甚至在进军前,他依然在与周公讨论如何确保百姓支持,如何通过行善来凝聚民心。
尽管周武王最终成功推翻了商朝,他依然没有得到完全的安宁。即使是在凯旋后的庆祝时刻,他依旧保持警觉。比如他沉迷于宠物狗的嬉戏时,周公却因不满而劝诫他:“玩人丧德,玩物丧志。”这种严格要求自己、不放松任何警惕的态度,显示了周武王的深沉和远见。
周武王虽为历史上最伟大的统治者之一,但即便在他成功建立新王朝后的高峰时刻,依然有着深深的忧虑。他深知商朝的残余势力依旧存在,尚未完全清除,甚至连自己的继承人问题也让他不安。武王临终前,他的忧虑并没有因权力的稳固而减轻,反而更多地考虑如何确保周国能够继续发展下去。
最终,周武王的忧虑和自我修养让他在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象。他所做的一切,都展示了一个早期革命者的风范——不畏艰难、冷静应对,并始终保持着对国家和未来的深切关怀。这也为后人树立了一个典范:要想成就一番事业,首先必须从内心做起,不断反省和提升自我。
发布于:天津市Powered by 联华证券策略-正规炒股平台|正规实盘配资门户公司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